近日,國際原油價格因石油價格戰暴跌,3月9日創199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后,繼續在30美元/桶上方的低位徘徊。
3月17日,國內成品油將迎來調價窗口,國內成品油調價的“地板價”保護機制是否會被觸發?若調價,國內成品油價格降幅將會有多大?
國內油價或迎史上最大跌幅
連日來,國際油價“跌跌不休”。俄羅斯拒絕沙特的原油減產要求后,沙特發動原油價格戰,大幅降低銷往歐洲、遠東和美國等市場的原油價格,折扣幅度創下近20年來最高水平。
3月9日,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下跌24.59%,英國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24.19%,創下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。
隨后的兩個交易日,雖然歐佩克(OPEC)正在斡旋產油國間分歧,但沙特和俄羅斯的增產意愿,限制了油價的反彈。截至發稿時,倫敦布倫特原油跌3.87%,報35.78美元/桶,WTI原油跌3.46%,報33.17美元/桶。
據金聯創測算,截至3月11日第六個工作日,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43.98美元/桶,變化率為-18.14%,對應的汽柴油應下調700元/噸。
按照“十個工作日一調整”的原則,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于3月17日24時開啟。
安迅思數據顯示,9日-10日兩個交易日,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參照的三地原油移動平均價已下滑近9%至46美元/桶,若國際油價持續在36美元/桶的水平運行,該基準價行至40美元/桶偏上位置。
安迅思中國研究總監李莉表示,受國際油價的聯動影響,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下周二或見證近千元的史上最大跌幅。
若屆時國內成品油每噸降價千元,以一般私家車油箱50L容量計算,未來加滿一箱油將可節省約40元。
變數!“地板價”機制或二次觸發
隨著國際油價下跌至40美元/桶以下,會不會觸發國內成品油調價的“地板價”機制,成為市場關心的一點。
成品油調價“地板價”的規定來自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通知。通知要求,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,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,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設“天花板價”和“地板價”。
其中,調控上限(天花板價)為每桶130美元,下限(地板價)每桶40美元。當國際市場油價高于每桶130美元時,汽、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;低于40美元時,汽、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;在40-130美元之間運行時,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正常調整。 |